消費維權方面一直熱點頻發。日前,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,中消協表示,透過本榜單可以看出,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,在消費領域表現十分突出,消費者權益的維護問題,也一度成為焦點。
保健品再次穩拿第一的“寶座”
榜單排名第一的老年保健品的社會影響力達到96.67。這個“寶座”,似乎是給保健品專門定制的。自從有了投訴熱點排名以來,保健品都是排名第一。近年來,保健品市場發展得如火如荼,一些售賣現場堪比傳銷;許多無資質的保健品在貼上高大上的成分標簽后,動輒就賣出上千的價格;各種“專家”坐鎮,大肆吹捧產品的保健養生功效……畸形的交易市場背后,是大量消費者的權益被侵害。
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、科技不斷進步,使得新興行業快速崛起、占領市場。在金錢源源不斷涌向風口的時候,我們的法律監管有沒有跟上?能不能跟上?為什么最重要的步驟執行的最緩慢?與火熱的交易市場相比,相關部門的監管就蕭條了許多,而切實做好信用建設是消費者權益維護工作的關鍵點。
重點完善誠信制度和建立誠信體系
誠信制度的完善主要包括:切實建立政企分開、產權清晰、責任明確、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,使企業成為誠實守信、行為規范的市場經濟主體;完善執法監督制度,政府主管部門和執法各部門,要根據職能分工,加強對各類市場主體的信用監管,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,逐步形成統分結合、整體推進的社會化、網絡化監管體系;完善獎懲制度,建立完善守信獎勵和失信懲罰機制,使信用好的企業得到社會信任,辦事方便,獲得更多利益;使失信者寸步難行,付出代價。
在建立誠信體系方面:建立完整、高效的誠信監督體系。促使政府的監管、社會的監督和企業的自律形成三位一體的網絡監管系統,并進一步營造良好的講求誠信的社會大環境;組建信用征信機構,以政府信用信息為基礎、企業信用信息為主體、個人信用信息為補充,開展聯合征信活動,建立社會信用信息數據庫;建立信用評估體系,以信用檔案信息作為評估的基本依據,評定行業、企業、個人信用等級,使之成為其“第二身份證”和“經濟護照”;還要建立社會信用服務體系,建立完善信用法規體系,確保信用信息的真實性、客觀性、公正性等。
每年的3.15召開期間,是消費者權益最受關注的時候,熱度一降,黑心商家就又開始蠢蠢欲動。消費者權益的維護,主要依靠行政執法機關、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管,和消費者組織、協會的監督來共同保護,而任何一方的缺失,都會讓不法分子鉆了空子。